为了加强我校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教高〔2000〕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仪器设备是完成教学、科研、管理和生产开发任务的重要物质条件,是学校的财产,学校应经常对师生员工进行爱护仪器设备的教育🤾🏻♀️,树立爱护公共财物的高度责任心。 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应贯彻“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做到合理配置、物尽其用,提高完好率和利用率。 三🌓、学校实训中心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需要组织编制年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计划🩷。 2.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使用单位进行督促🏄🏽♂️、检查🆖,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3.负责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计划管理✋🏽、帐务管理🙇🏽♂️、档案管理、维修管理😩、使用调剂、报废处理和投资效益考核🩸📟。 4.制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方案😎,组织采购供应。 5.负责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数据报表的编制工作。 四🫷🏿、本办法适用范围是列为固定资产部分仪器设备。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凡耐用期在1年以上,构成独立使用的仪器设备,单价在800元以上(含800元)者列为固定资产😞;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单价在5万元以上的,列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 五、仪器设备的管理,应充分挖掘潜力🏋🏻,重视维护维修、功能开发、改造升级、延长寿命的工作。积极鼓励自制新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并经技术鉴定合格后登记入帐🏠。 六、重视仪器设备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安排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及技术能力的培训。对于在实践教学𓀆、实验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应予以承认和奖励👂🏿。 七、仪器设备的资料要建立数据库🌮,实施计算机管理🧧☂️。对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3️⃣👩🏿🍳、金额、分布及使用情况,经常进行分析🍡🟤、研究和汇总🦓,并按规定上报各类统计数据。应加强校内💅🏿、外网络资源建设,实现各类数据网上传输,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对仪器设备实施科学化管理🧓。 八🖊、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要逐台建立技术档案🟣,使用、维修等要有记录。 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校验和检定,对精度和性能降低的要及时进行修复🏧🤚,并做好记录,装入技术档案。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要制定操作规程和使用方法,认真执行,对不遵守操作规程者,管理人员有权制止其使用👈🏽✋🏿。 九、仪器设备的购置按照《教学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新购置仪器设备,必须经实训中心办理验收入库手续✍️#️⃣,财务处根据验收单和发票予以报销,做到仪器设备帐物相符🧚♀️。财务处应及时将新购置仪器设备录入固定资产数据库🪫,统一编固定资产号🔎、贴牌,做好登帐编号工作。 十一、新购置仪器设备在验收合格后,要及时使用,在使用中应保持良好状况🦄,实行专管共用、资源共享🦹🏻♂️,杜绝闲置浪费。 十二、仪器设备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要开展校内🎸、校际和跨部门的咨询、培训、分析测试等协作服务,努力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十三、仪器设备一般不准拆改和分解使用▶️,确因功能开发、改造升级或研制新产品需拆改和分解时🏪🚵🏿,应经实训中心批准👱🏽♂️🛏。 十四、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需要进行修理的,要认真填写“仪器设备维修申请单”🧑🔬,经实训中心批准后😣,方可进行维修🤸♀️,否则👨🏽🚒,其费用不予报销。 十五、仪器设备的领(借)用🧑🏻🤝🧑🏻,必须手续清楚*️⃣,责任明确⛹️♀️。 十六、发现仪器设备损坏或丢失,要及时责成当事人填写“仪器设备、器材损坏丢失赔偿报告单”👫🏻👨👧👦。 十七、仪器设备(包括低值耐用品)的报废,应慎重处理。确因技术落后、损坏🧑🎄、无零配件或维修费过高🏋🏻,无使用价值需报废的仪器设备,要根据有关规定及时报废。首先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实训中心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审议,提出技术鉴定报告和意见👽,报有关领导审批,财务处根据批准的鉴定书销帐🦨。 十八、报废仪器设备交至实训中心负责统一处理☆,收回的残值,交至学校财务处🥁⛽️。 十九、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实行奖惩制度。对在申请购置🧀、使用管理、维护维修、技术改造、报损报废等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要及时予以奖励🏄;对严重失职者要根据情节轻重🙅🏿♀️,依法追究当事人及负责人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