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神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 江苏省教育厅: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工作的通知》(苏教高函〔2018〕18号)要求,结合我院发展实际𓀐,已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数据表格和问卷填答工作🏌🏻♂️,现将我院的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实施情况 1.组建评估小组,制定评估方案 学院收到省教育厅文件后,召开院长办公会专门研究评估工作🦹🏼♂️,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经过认真商讨,学院各部门对各项基本情况进行认真统计,并进行原因分析🪰👨🏭、形势研判🤷🏽♂️🌙、目标修正,以便进行下一步工作详细推进策略🤚🏿。 各部门根据本职工作,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对照自身工作查漏补缺,把本次评估工作作为检查近两年各项工作的契机📒,改进和优化工作流程💪,形成促进学院发展的长效机制🛥。 2.创新评估方法,师生共同参与 根据省教育厅文件明确的工作要求,结合我院发展实际,学院确立了“上下联动😒,师生参与”的评估方法,充分调动普通老师和广大学生积极性,对学院重点工作的进展和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确保评估的客观公正,同时也发挥更多人的才智,为学院建设献计献策。 (一)学院基本情况 彩神成立于2004年,是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学院举办者变更为扬中绿洲新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学院的标识码为4132013750👋🏼。学院本着“一切为学生成人负责🏌🏻🧑🔬,一切为学生成才准备🚶🏻♀️➡️,一切为师生幸福努力”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创新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严格按教育规律办学,不求经济回报🧙🏻♂️👫🏻,始终坚持公益办学🎰🥓,为学生成人成才搭建平台。 学院坐落在江苏省扬中市金山路1号,一期规划400亩,校园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学院先后获得“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园林式单位”、“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江苏省优秀考点”、“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院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为学杂费收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15年为63.55万元,2016年为59.9万元🔇🪳,2017年为68.5万元,无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和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等收入🎅🏼,无办学中的企业捐赠。 目前💁🏼♂️,校内实验实训室67个,校外实训基地120多个🍌。近年来,学院加大对校内实验实训的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从2015年的822.7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1398.58万元⛏。学院接入互联网出口宽带为1500Mbps,教学已基本全面信息化管理🎾。学生公寓整洁宽敞😌、布局合理、设施齐全,配置空调🧎♂️➡️、淋浴等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建有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贫困学生可以通过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工学结合等途径获得资助,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学院始终弘扬“自强、明志、立德⚂、力行”的校训,建构“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平台🖥,通过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体育🍞、社会公益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院现有大学生艺术团🫲🏻、书法协会👩🏼🔬、跆拳道协会🦜、轮滑社🕵🏼、话剧社等学生社团30多个😷,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多彩。由于学院的学生活动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成效显著,引起了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等媒体关注,学生组织的活动曾多次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二)学校各项工作情况 1.办学规模稳步扩大。近年来,学院进一步重视招生工作,系统规划,全力推进🤢,通过优化专业设置,打造特色品牌专业,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学院社会声誉👻,广泛与大中型企业开展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形成了招生、教学🪷、就业的良性循环体系。学院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招收新生619人、949人和1526人👳,实现录取数、报到数和报到率连续三年提升,目前全日制专科在校生3094人。 2.师资队伍实力增强🎄。学院建有一支专兼结合、爱岗敬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坚持“三个一切”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师生提供全方位人性化服务🥚。目前,学院目前教职工169人,专任教师131人🫲🏼,达到了省教育厅评估要求。为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学院还加大了专业教师的校企联合培训和校外专家、能工巧匠的引进力度🎧🎙,目前,企业兼职兼课教师44人♦︎,占教师总数的近1/3。2016年以来🚀,学院通过遴选中青年教师参加省级各类师资培训68人次;建立了“新老教师一帮一”结对指导制度;制定并实施了“金山英才工程”,首批确定7名教师为培养对象;选送2名教师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1名教师入选江苏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等。 3.专业建设成果显现。学院设有机电与交通系💋、建筑与艺术系🩲✣、经济与贸易系👨👧👧、现代服务与管理系4个系,建有机电、汽车、轨道交通、计算机🌻、建筑🤴🏻、艺术🧚🏿♀️、会计🧑🏻、商务🦵🏻、酒旅、高铁乘务、幼儿发展等11个专业群,涵盖21个专业🦶。2016年以来切实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模式☀️,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制订专业课程标准,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校级特色专业6个;遴选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创建更高层次的特色专业,目前建设工作已取得一定进展。经过努力,学院基本形成了以适应扬中区域经济的机电大类专业为主🔓,以适应长三角现代服务业需求的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轨道交通、高铁乘务等为依托的专业体系。学院坚持实施“双证书”制度🚴🏿♂️,注重加强计算机、英语等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为满足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构建了“专转本”、“专接本”等升学立交桥。 4.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学院加大产教融合改革力度🕴🏻,继续深入“理实一体”教学改革,切实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课程设置与岗位实际需求结合🪑,所有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时数达到该专业总学时的50%以上。各系把专业课从教室搬到实验实训室🧑🏽🦲、生产车间、建筑工地等生产一线,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2016年以来,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获得各类省、市级竞赛奖项26项,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 5.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院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成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第一,学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十九大的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师生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第二,学院通过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关爱社会👭🏼、关心弱小的自觉性,近几年学院开展的赴安徽农村支教活动被列为镇江市“博爱青春”项目👵🏿,其团队被评为省级“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学院“青春创业协会”在2018年镇江市“十佳百优”学生社团评选活动中被评为“镇江市十佳学生社团”。第三,学院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深入挖掘企业实践和学生暑期实践潜力,引导学生自强自力🏊🏼♂️,培育学生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职业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6.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学院全面提升学院社会服务水平☛,重点做好三大工作😳,一是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为地方企业培养更多“定制型”人才,二是广泛开展社会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三是积极发挥重点专业师资优势,帮助企业开展科技攻关等技术服务👵🏼。2016年以来,学院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协议企业新增10多家;开展各类社会培训2000多人次🏄🏻♀️;申报了扬中市软科学项目🦟,指导并引领扬中市数十家企业开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升级,近期又与企业共同申报科技项目3项。由于学院拓宽思路🐈,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先后被《扬中日报》《镇江日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 7.就业创业再创佳绩。长期以来,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根据麦克思数据有限公司对我院所做的《2017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数据,我院2017届毕业生平均薪资4289元、就业满意度72%🕤、职业期待吻合度50%🦷,均高于全国平均10%以上🏉;截止目前2018届毕业生也基本就业🫦。学院历年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我院近几年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各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全力推动任务落实到位🤽🏽。但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基础薄弱,加之外部环境严峻,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有:民办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机制还有待改善👨🔬;专业及课程建设成果较少🎅🏿🚣🏿,办学特色仍需进一步打造;师资队伍建设尚待加强🙇🏽♂️,高层次人才及教学团队建设相对薄弱;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对地方经济引领作用不够;学生直接进入国企等大型企业就业的比例还较低🤕,就业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彩神 2018年8月22日
|